到北京来看雨,不必等冬季

这是一篇去年下雨淹死人时候搜罗了资料打算发出来的文章,因为种种原因就一直搁草稿箱了,早前翻草稿箱说要不要发呢?结果领导说还不如今年看海的时候再发,现在也差不多是时候了吧

整理这些资料,主要是给什么故宫水落地即消、现在排水还不如封建王朝一类言论打脸的,前年好像就有人贴过故宫内积水的照片。

我不反对说四九城建的时候就考虑了排水系统,甚至我也认可那个排水系统部分地方比现在建的还好。但如果说那个系统就无敌了,四九城就是不怕这种雨天了,这个值得商榷。

更何况还有人说老排水系统现在发挥的作用比现在建的还强呢,几百年了,人口、气候啥的变迁,那个排水系统作用到底还有多大真不好说,再说扒城墙建高楼对老排水系统有多大破坏也说不清。

总有人说故宫,你不能老拿皇帝家的工程和普通状况比吧,这里有一些非常好玩的资料,来说一下即使建都的时候排水考虑得再好,也不是说北京就不怕下雨的。有明一朝,记载在案的京城水灾也不少,但真正跟今时今日雨患有天壤之别的,我觉得不是排水系统,根据资料细细品味吧

永乐四年,北京遭遇一场大雨灾,当时北京还不是明朝的都城,各种设施上当然差很多,那么灾情有多严重呢?

据载城墙毁坏达五千三百二十丈,当时北京城墙总共才四万丈……所以永乐七年开始大兴土木打造都城。

正德年间,因为武宗皇帝到处乱跑,基本不打理朝政,京水桥内,整个御河淤塞,长满杂草,跟御河两边的栏杆一样高;

嘉靖三十三年,刑部牢房淹水,几千人犯在里面游泳。。。最后上报朝廷把他们都放了;万历三十五年又淹了,万历不管事,时任刑部尚书只好自己把重犯另外安置,轻的都放了;最乐的是万历三十二年,锦衣卫的牢房都淹水了,大概这边的犯人就没有刑部那边的走运了……

既然说到万历,有明一朝,万历赶上几次京城大水灾,除了十五年那次小天子各种积极应对。。。你也知道后来神宗皇帝不理朝臣有多出名的

其实城里的排水从工程上说只要做了的地方,跟皇城有差别也不会大过天去,但外城不可能巨细都做上,只能管大区。而且疏浚的差别就大了,宫里是太监做,大太监压小太监皇差你敢不好好做?城里是工部负责,但工部没人手,是外包给兵马司的

这里还想起来个说法,说古人就是比今人做事用心的,就更可乐了。因为疏浚荒废导致排水沟渠里的瘀泥与路基齐平的场景大概这位兄台想像不到

说真的,古人为了偷懒而取巧的法子,绝对在想像力上完爆现代人,疏浚河道沟渠,瘀泥挖上来后怎么处理呢?

答案是不处理,从哪挖上来的就放哪儿的路边,车马一过溅起一身烂泥,平日恶臭不堪,还传染病菌,但确实河道沟渠疏浚了哦亲。这也不是大明朝发明的,从盛唐开始,勤劳用心的古代劳动人民就这么干了,讲起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大明有次修工程需要土方,于是全城各处开挖,最后皇帝只好下旨禁止在城内与河道各处挖土

说回到雨患,明清时期下雨最怕的不是淹水,是房屋垮塌,严重的时候内外城的城墙均崩坏……看明清的记录,连续下暴雨然后建筑物崩塌的,不光是百姓的房子,北京城墙内城外城都塌过,国子监塌得没剩几栋的记录都有,城墙坏掉几百丈,城门口的桥被冲掉,各种惨状不一

万历八年,工部尚书觉得整个京城里面所有的街道跟沟渠,还有包括城墙,要大肆整顿。而且希望能够直接督斥兵马司来进行街道沟渠的维修,甚至可以打考绩,因为工部尚书是张居正的门生所以准了,后来形成制度。然后除了日常的维护外,每年春天的时候要进行一次大的疏浚,大概是二月间,疏浚五城沟渠的时候,可以动支兵马司的皇耗银,而紫禁城内的这个工作是每年三月进行。这次修整花了三年才完工,总共花了三十二万多两银子,张居正倒台后被弹劾追赃

万历三十二年,连下两个月暴雨,内外城的城墙的墙基被冲得不行,整个坍塌掉,内城的九门,整个城墙坍塌了七百多丈,外墙塌了三百多丈……但万历三十五年又闹了一次更厉害的,京师里面平地水深五尺,低洼的地方甚至超过一丈……三十九年的時候又再度豪雨成灾,我觉得整个大明都在背后非议万历失德

万历末年、天启元年的时候,有一些官员提到要疏浚护城河,理由不是水灾,是因为整个辽东的军事告急。当时河道淤积已经非常厉害,担心女真人打过来之后,护城河不够深,于是天启元年又有一次非常大的掏挖护城河的举措

至于清朝,治理沟渠比明朝得力,而且成效大些,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花了大钱做工程,另外人口减少了,加上八旗没有侵占渠道……嗯明朝中后期权贵霸占渠道盖违章建筑的很多

当然清朝也很乐,每年疏浚渠道,为了表示疏浚得力,就派一个人,从一个口子下去,打另外一个口子上来。前期中期没人敢作假,都是真下力气去疏浚,后来比较应付了,大家想个办法,找两个长相类似的人,一个从入口下去,一个提前猫在出口里边蹲着,估摸时间差不多了就走出来……

刚才说古人用心的再出来打下脸

最后说点有的没的,一般来说灾后皇帝都会主持赈灾,拿太仓的米去市面上平仓、免征皇耗银什么的,大灾过后往往还会有皇帝下罪己诏,用黄士伟的话说叫做“看到没有?那个时代的统治者还会认错”。

其实认错不认错的,不是我想说的重点,但那个时代的统治者确实会的一条,就是不敢拿天灾当金子往脸上贴。

南闲历史上的今天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